根據公安部統計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0萬輛;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6.6萬輛,1-8月累計銷量386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而與之配套的動力電池退役問題也隨之而來。
隨著電池使用年限的增長,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也會逐步下降,當電池容量衰減到起始的80%時,此時已難以完全滿足汽車正常動力需求,電池進入報廢階段。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壽命相對較長,可滿足汽車正常動力需求的使用年限約 5-8 年,三元動力鋰電池壽命較短,滿足汽車正常動力需求的使用年限約 4-6 年。2014年被譽為新能源汽車應用“元年”,2014年第一批裝機的動力電池,其使用壽命大概5-6年,到2019開始,便迎來動力電池退役潮。
近些年伴隨行業擴張,新增企業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或導致短期市場競爭加劇。2020年以前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數量維持800家以下,2019年僅有750家左右,但進入2020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需求、相關回收政策持續出臺和動力電池退役數量不斷增大,動力電池回收參與者顯著增多,各路企業紛紛入局,希望分一杯羹。2021年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數量激增,大量企業瞄準回收領域,2021年新增企業數量占總體企業數量比例高達76.4%,行業進入一輪跑馬圈地的階段。
圖表 1:2011-2021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累計注冊數量
數據來源:企查查,工信部,起點研究
圖表2:截至2021年11月23日工信部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
數據來源:工信部,起點研究
圖表3:其他布局動力電池回收企業(部分)
數據來源:起點研究
根據企查查的數據,我國在業/存續的企業中經營范圍包含動力電池回收的注冊資金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共有3050家,而工信部公布的白名單企業僅有47家,由此看出,我國大部分動力鋰電池回收企業并不具備相應的資質。
圖表4:2021年底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數量
數據來源:工信部,起點研究
目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行業無序競爭問題逐步顯現。一方面,目前行業還缺乏相關統一的回收標準,許多“小作坊”企業回收技術也并不成熟,只是做些簡單的物理拆解,離真正物盡其用、回收再利用還有較大距離。另一方面,從2021年年初到目前,動力電池回收的價格水漲船高,市場上有大批量的中間貿易商,存在囤積居奇和投機炒作行為。他們并不做回收加工處理,只在電池回收的流通過程中賺取差價。這也導致大量退役電池流向了非正規渠道,給環境造成了較大壓力,也使得真正有回收能力的企業卻回收不到退役的電池。
建立行業回收統一標準、完善合理的回收體系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保證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健康長遠發展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報告目錄
第一章 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概況
第二章 中國鋰電池回收行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鋰電池回收行業發展動力
第二節 鋰電池回收行業發展現狀
一、回收企業數量分析
二、回收行業要求分析
三、回收行業技術專利分析
四、 回收行業價格分析
第三節 鋰電池回收政策分析
第四節 鋰電池回收產業鏈分析
第三章 動力電池回收技術發展分析
第一節 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分類及發展分析
一、回收模式分類及定義
二、梯次利用
三、再生利用
第二節 不同類型電池回收方式簡要分析
一、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分析
二、三元鋰電池回收分析
第三節 負極材料回收技術分析
第四節 電解液回收技術分析
第四章 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工藝流程介紹
第一節 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工藝簡介
第二節 廢舊三元電池包預處理工段
第三節 三元電池粉浸出除雜工段
第四節 萃取階段
第五節 三元前驅體合成工段
第六節 廢水處理工段
第五章 各國鋰電池回收行業商業模式分析
第一節 日本廢舊鋰電池回收模式分析
第二節 美國廢舊電池回收模式分析
第三節 歐盟廢舊電池回收模式分析
第四節 韓國廢舊電池回收模式分析
第五節 國外廢舊電池回收技術路線
第六節 中國廢舊電池回收模式分析
第六章 汽車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市場規模分析
第一節 汽車三元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市場規模分析
第二節 汽車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市場規模分析
第三節 汽車動力電池再生利用總市場規模分析
第七章 鋰電池回收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 鋰電池回收行業參與主體分析
第二節 鋰電池回收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三節 中國鋰電池回收重點企業分析
一、格林美
二、天奇股份
三、廣東邦普
四、華友鈷業
五、 贛鋒鋰業
第三節 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趨勢分析
第八章 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投資分析
第一節 投資風險分析
一、行業層面投資風險
二、市場層面投資風險
第二節 投資建議
附錄: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名錄
報告購買咨詢:劉小姐 13168755815(同微信)
關鍵詞標簽:動力電池 電池回收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