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31日,以“共創新時代 共贏新未來”為主題、由起點鋰電大數據、起點共享換電、起點電動網、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SNEC)主辦、ITES深圳工業展聯合主辦的第6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中國智能電動出行生態大會(同期:第3屆SNEC俱樂部年會/第6屆金鼎獎/鋰享展),在深圳寶安會展中心(11號館)隆重舉行。
大會盛況空前,1000+電動車、鋰電池、鋰電池設備、鋰電池材料、BMS、共享換電運營、經銷商等全產業鏈企業高層匯聚,共謀新能源產業發展。
本次會議金鼎獎晚宴贊助商是深圳鑫茂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專場冠名是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果曼新材料有限公司。
聯合贊助是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艾邁斯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德朗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騎士換電)深圳易電新動力有限公司、廣東鴻寶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維薩娜電子科技術有限公司、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聚永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電將軍新能源有限公司、福建賢辰實業有限公司、東莞市澤源機械有限公司、東莞杉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倍特力電池有限公司、鑫德(深圳)激光設備有限公司、斯普銳(深圳)智能識別有限公司、浙江美都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拓邦鋰電池有限公司、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銅陵市華創新材料有限公司、珠海華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移遠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菲尼基科技有限公司、洛陽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賽爾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易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法恩萊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焦作市和興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廣東時緯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南南鋁箔有限責任公司、東莞市天藍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鈔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輪特環境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廈門首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量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中科騰月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威力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鋰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廣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豪斯特熱沖壓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諾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市金田瑞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優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測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尚億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光宇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泰興市中全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圖:大會現場
以下是會議的主要內容:
2021年3月30日,愛瑪、雅迪、臺鈴、綠佳、小牛、九號科技、新日、大行等電動自行車企業,東風、長安、博雷頓、悍馬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力神、星恒電源、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創明、新能安、欣旺達、珠海冠宇、湖南電將軍、河南鋰動等鋰電池企業,騎士換電、易馬達、海雷、菲尼基、神實出行、春藤物聯等共享換電企業,以及材料設備等企業共同參會,并于現場簽名入場。
圖:現場簽名
上午10點,第6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中國智能電動出行生態大會正式開始,其中包括主辦方開幕致辭、CPSF2021中國共享(充)換電技術展啟動儀式、兩輪車生態鏈高層對話、兩輪車鋰電化智能化發展論壇、兩輪車鋰電技術創新論壇、兩輪車智能出行模式創新論壇、電動汽車創新發展論壇、鋰電池創新發展論壇、金鼎獎晚宴等9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辦方開幕致辭
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李振強為大會開幕式致辭
圖: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 李振強
李總對參會的領導嘉賓表示了歡迎和感謝、簡單介紹了會議的內容。他表示,目前新能源產業和智能出行產業都處于產業升級階段,新的產品技術日新月異,上下游產業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這需要整個產業鏈協同創新、合作,因此本次大會以“共創新時代、共贏新未來”為主題。
同時,李總也表示6月18—19號將會舉辦智能出行和共享換電行業首個專業的產業鏈展會,展會將圍繞共享換電及兩輪出行的產業鏈,包括電池、互聯網、共享換電、共享電單車以及上下游相關的企業配套產品,給大家一個展示的平臺。
第二部分:CPSF2021中國共享(充)換電技術展啟動儀式
圖:CPSF2021中國共享(充)換電技術展啟動儀式
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李振強、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專委會副理事長黃承業、廣東質檢院標準化專家何龍平、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 楊華、國家電網兩輪車新基建項目負責人吳豫瞾 、雅迪科技集團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司長濤、美大行電動車董事長韓德瑋、九號科技經理張珍源、騎士換電CEO 費劍偉等嘉賓共同啟動CPSF2021中國共享(充)換電技術展儀式。
中國共享(充)換電技術展是行業內首屆專注于共享換電及智能出行全產業鏈的展覽會,展會活動由起點共享換電網、起點鋰電大數據、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智能出行百人會主辦,于2021年6月18-19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第三部分:兩輪車生態鏈高層對話
圖:兩輪車生態鏈高層對話
在上午果曼新材冠名的兩輪車鋰電化智能化發展論壇上,兩輪車生態鏈高層進行對話。雅迪科技集團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司長濤、九號科技總經理張珍源、美大行電動車董事長韓德瑋、廣東質檢院標準化專家何龍平、綠佳集團戰略中心總監趙孝東、上海移遠市場部總監何剛等嘉賓就《電動車鋰電化智能化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對話中,何龍平介紹了兩輪車鋰電池標準、司長濤介紹了雅迪的布局情況、張珍源分享了對電動車智能化的看法以及九號科技的布局、趙孝東分享了綠佳電動車鋰電池的要求和發展方向、韓德瑋提倡行業多些技術分享、何剛介紹了通信在產業鏈里的作用。
第四部分:兩輪車鋰電化智能化發展論壇(果曼新材冠名專場)
1、廣東質檢院標準化專家 何龍平:電動自行車及電動摩托用鋰電池標準解讀
圖:廣東質檢院標準化專家 何龍平
何龍平對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標準進行了解析。電動摩托車是由電力驅動的摩托車,采用GB/T 36672標準,36672主要的標準內容是電氣性能、環境可靠性、機械可靠性和安全要求,何龍平表示,室溫放電容量、溫度場均勻性、過溫保護、海水浸泡、外部火燒等是在市場監管及委托測試當中容易不合格的檢測項目。
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采用GB/T 36972標準,整個標準主要分為5大部分,包括電性能、安全要求、保護能夠、組合外殼安全要求和其他要求,何龍平表示,過充電、強制放電、短路 、擠壓、浸水等測試是在市場監管中比較容易不合格的檢驗項目。
2、綠佳集團戰略中心總監趙孝東:電動車的升級迭代之路
圖:綠佳集團戰略中心總監趙孝東
趙孝東介紹了電動自行車發展的幾個階段,包括啟動期、萌芽期、成長期、發展期和分化期?,F階段電動自行車銷量超過2.4億輛,其中自行車式約占35%、摩托車式約占45%,另外還有20%是自主研發,有別人沒有的新產品。材料方面現在主要是鋼材、塑料、鋁合金。2019年鋰電化率已經達到10%,預計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大突破。
他表示,未來電動車的技術迭代之路是標準化、鋰電化、輕量化、智能化、時尚個性化;未來電動車的營銷迭代之路是體驗店、社區店、線上店、共享、租售;未來電動車的服務迭代之路是滿意服務、超值服務、驚訝服務、感動服務。
3、大行集團董事長韓德瑋:共享360
圖:大行集團(美大行電動車)董事長 韓德瑋
為什么要共享360?韓德瑋認為,企業之間要多溝通、多交換技術,對保密的內容可以通過授權的方式共享,他表示,大行進入電動車行業已經幾十年,一直致力于推動電動自行車發展,大行近四十年來開辟了行業新類別——“折疊車”,目前擁有453項專利,其中折疊車國際通用29項,大行提倡共享技術和品牌,合作共贏,共推綠色出行。
大行關注自行車和電動車的互補性,長期做自行車,覺得自行車和電動車有很多的互補性,高科低用。韓德瑋表示,共享360包括技術共享、零件共享、品牌共享和單車新觀念共享。
4、上海移遠市場部總監何剛:物聯網通信技術助力電動車智能化發展
圖:上海移遠市場部總監何剛
何剛主要介紹了上海移遠的情況,公司做了什么,能做什么。上海移遠是互聯網終端解決方案和模組的供應商,目前在全球已經有超過25家整車廠、超過60家車廠供應商采用上海移遠的模組。
據何剛介紹,上海移遠成立于2010年,2019年移遠在主板上市。到2020年的Q3,已經做到8千多萬片的銷售量,2019、2020年已經做到了全球最大的出貨量,包括最大的銷售額。
5、創明電池研發總監趙悠曼:鋰電池材料選擇設計及其綜合性能研究
圖:創明電池研發總監趙悠曼
趙悠曼分享了創明在鋰電池材料應用上的心得,她表示,在材料選擇方面,磷酸鐵鋰、三元523以及高鎳材料,分別有不同的優劣勢,作為鋰電池制造商,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做出匹配的電池應用到最佳的領域。此外趙悠曼還介紹了硅基負極的特點及其在18650-3.5Ah電池的應用。
趙悠曼表示,創明致力于圓柱電池,目前主要有高能量密度型、高功率密度型、能量兼倍率型特、種電池以及軍工電池,包括21700-5.0Ah-中倍率、18650-3.2Ah-中倍率、18650-2.5Ah-高倍率等產品。
第五部分:兩輪車鋰電技術創新論壇(廣和通冠名)
1、鑫茂新能源董事長艾戊云:負極石墨加工性能對電池的影響
圖:鑫茂新能源董事長艾戊云
今年以來,鋰電相關材料價格一路上漲,給予對上下游企業不小的壓力,對此,鑫茂新能源 董事長艾戊云表態,作為龍頭企業,也要有龍頭企業的擔當,在材料價格波動之時,我們要保持品質穩定、價值穩定,降低客戶的綜合成本,其方法在于技術創新。
因此,在負極產品方面,公司有兩大特色,一個是球形化,一個是性價比。其中人造石墨球形化技術為核心,做了球形化之后,改善均勻性、流動性,同時提高客戶的生產效率,提升客戶產品的合格率。產品廣泛應用于動力電池、小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數碼電池等多領域,皆有優良的效果。此外,艾總還對公司產能基地、客戶情況等等作了詳細的介紹。
2、電將軍集團技術總監王仲明:兩輪車用低溫電池的研究
圖:電將軍集團技術總監王仲明
在電動出行領域,不論是四輪車還是兩輪車,續航都是大眾關心的話題,尤其是在冬季。同時,在冬季室外充電這種情況下,低溫環境的影響對鋰電池充電安全的影響則更為巨大。
那么如何去規避鋰電池在低溫充電下的風險呢?電將軍集團的王總帶來了他們的解決方案即“A9077175AP”系列電池。實驗研究表明,公司產品在低溫充電時間、續航里程、循環壽命、內短路情況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
王總表示,打造低溫電池是想讓電動車在冬季跑得更遠,通過提升低溫性能去普及安全的最后一塊短板,通過補充低溫的短板之后,讓鋰電池的循環壽命能夠真正得到凸顯。
3、上海德朗能電子科技 技術總監 朱幫迎:電動兩輪車鋰電池PACK技術
圖:上海德朗能電子科技技術總監朱幫迎
此次圍繞兩輪車鋰電技術創新,上海德朗能的朱總主要分享PACK技術。
相對于四輪車,兩輪車PACK在電池包上有所不同,同時兩輪車的鋰電池應用需求主要分3類,一是定制開發,二是換電或者是共享產品,三是二級市場的替換。對此,德朗能目前以圓柱電芯為基礎,從安全到成本多個角度出發,開發出適應市場的合適方案。
而在技術研發上,比如針對溫度特性,需要對模組做設計;針對電池盒,遇到散熱不足時,做散熱材料的開發。
4、聚永昶副總經理尹紅徽:合金電阻的介紹與應用領域
圖:聚永昶副總經理尹紅徽
聚永昶的尹總此次會議上對公司的明星產品即鋰電行業相關的合金電阻做了詳細介紹。
目前,公司主要生產合金電阻2512系列、1206系列和0805系列。相比普通電阻,它的優點如全金屬結構的帶材、帶沖壓結構、高溫度特性、抗高脈沖、高功率密度等等。
其中,2512系列就主要應用在電動汽車領域。
隨著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尹總也提出了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其表示到2021年,公司產能達到1.6億顆每月,2022年,提高到3億顆每月,2030年產能提高到5億顆每月。
5、欣旺達資深研發專家周雙軍:電動兩輪車電池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
圖:欣旺達資深研發專家 周雙軍
在兩輪車鋰電不斷滲透之下,用戶對鋰電池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時安全性能方面。
對此,周工分享了欣旺達在電芯、PACK和BMS設計上的整套方案。
電芯方面,首先是本身的材料熱穩定性,同時需要阻斷熱失控的發生,降低熱失控發生之后帶來的危害,從多層級進行電芯的安全防控。
PACK層面,采用的是電芯級高效阻的技術,通過高效組合技術有效組織了熱失控蔓延的發生。
BMS設計上,根據云端的歷史運行數據來識別出電池系統里面的異常、故障電芯。
6、北測新能源市場總監萬鎮江:鋰電池及兩輪電動車國際法規最新動態
圖:北測新能源市場總監 萬鎮江
在鋰電池和兩輪車檢測認證方面,北測新能源的萬總為我們帶來了詳細的講解。
如在輕型電動車國家認證的要求中,中國的是3C認證,這主要是針對電動自行車;歐盟是CE認證,針對電動滑板車、電動助力自行車,美國是UL以及FC認證,日本是JIS認證,韓國的是KC認證,針對電動滑板車,新加坡是LTA認證。
針對兩輪鋰電池,如歐盟針對鋰電池的要求是621332020。
7、圓桌論壇:兩輪車鋰電技術發展趨勢?
圖:圓桌論壇
本環節由深圳大學 企業碩導 陳明軍 主持,有幸邀請到了星恒電源 研究院院長 王正偉、鑫茂新能源 董事長 艾戊云、電將軍集團 副總裁 楊金林、聚永昶 副總經理 尹紅徽、欣旺達 資深研發專家 周雙軍、北測新能源 總經理 汪繼云、天藍智能裝備 陳云飛 董事長、優旦科技 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 習清平。
此次論壇圍繞兩輪車用鋰電池,各位嘉賓主要從成本、性能等角度,分析公司產品和服務如何給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品質。
比如星恒的王院長表示,錳酸鋰便宜、成本低,低溫性能非常好,符合兩輪車基本的技術特點。目前第七代錳酸鋰是應用于共享自行車,或者是低速電動車。
天藍智能裝備的陳總表示,未來電芯的裝備成本越來越低,客戶的人工制造成本也越來越低。
第六部分:兩輪車智能出行模式創新論壇
1、國網什馬吳豫瞾:以服務創新推動兩輪車充換電行業持續發展
圖:國網什馬 吳豫瞾
面對當前兩輪車共享換電日漸火爆的態勢,吳總表示,為了完成碳達峰和談中和整體的目標,接下來,國網什馬將低速的充換電設施也納入到整體的框架里面。在車輛、電池、換電柜,包括共享電單車集中制的充電工廠等等,我們都可以多元化賦能這個產業。
如換電柜方面,國網什馬希望未來能做光、充、儲一體化的,進而實現對電池的梯次利用。
談及未來,吳總表示希望換電模式服務每個人,讓每個人的出行方式更加綠色、安全、便宜、便捷。
2、廣和通行業總監羅?。簭V和通無線通訊模組助力新能源產業
圖:廣和通行業總監羅俊
在鋰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數據十分重要,而且這個數據一定要完整可信、可采納的。對此,廣和通有著周全的產品方案,其自成立20多年以來,一直持續聚焦在物聯網無線解決方案和無限通訊解決方案上。
如在換電柜方面,有時候經常聯不上網,或者是收不上錢,廣和通也正在嘗試做多網卡、高質量、高連接率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減少大量的線下運營成本。
3、神實出行創始人秦官軍:共享換電新風口
圖:神實出行創始人秦官軍
在換電行業,神實出行創始人 秦總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此次會議上,秦總對當前日益火爆的換電市場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斷。
其表示,B端換電市場重資產,回本周期長,企業需要精細化運營,降低運營成本,才能實現盈利。而在C端換電上,企業要想做好,其定位與運營商業模式至關重要,此外還有如資本、供應鏈等諸多因素。
4、春藤物聯助理總經理劉震:兩輪車換電發展趨勢
圖:春藤物聯助理總經理劉震
春藤物聯自身是深耕于深圳本地市場的換電服務商,劉總一方面對未來換電行業前景表示期待,一方面也表示當前市場競爭激烈,有如國家隊、互聯網巨頭隊等強力企業的入局,自身還在積極探索可以持續運作的商業模式。
目前,春藤物聯有自己的研發團隊,產品已經發展到了第6代。其對于平臺開發、硬件開發有了一定的積累,接下來將聯合各個相關的行業,積極探索前行。
5、蜜步科技聯合創始人呂元桃:輕型電動車共享出行市場空間及產業鏈需求
圖:蜜步科技聯合創始人呂元桃
當前,輕型電動車的市場從萌芽期、發展期、調整期進入了轉型升級期,存量市場趨于飽和,隨著智能化轉型升級,移動互聯和智能化結合,輕型電動車鋰電化的趨勢明顯,滲透率空間巨大。
呂總分析了當前行業發展的趨勢,其介紹到,一是行業競爭將升級為生態體系的競爭,二是產業鏈的需求日漸龐大,大家都能尋求好的發展時機,三是核心部件供應商將是產業鏈上最大的收益者。
目前,蜜步科技旗下有人民出行、蜜蜂出行、小蜜單車、蜜步換電等品牌。
6、圓桌論壇:兩輪車智能出行模式創新趨勢
圖:圓桌論壇
在下午兩輪車智能出行模式創新論壇上,舉辦了圓桌論壇,國網什馬 充(換)電基建負責人 吳豫瞾、廣和通 行業總監 羅俊、神實出行 創始人 秦官軍、春藤物聯 助力總經理 劉震、蜜步科技 聯合創始人呂元桃等就《兩輪車智能出行模式創新趨勢》進行探討。
相較于B端市場,未來C端換電市場將會如何發展,對此,各位嘉賓暢抒己見。
秦總表示,C端換電確實還需要時間,因為還沒有標準出現。在未來2年內,C端市場的換電標準或將出臺。此外,這個市場的換電,未來一定是經營消費者,而不是換電,未來最大的盈利點是在于人,而不是在于換電費。
吳總表示,這塊沒有區分,國家電網方面是希望國家提出2030、2060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以后,這塊相關的數據,通過我剛才說的電池管理平臺等把數據拉動起來,得到國家相關產業支持,包括資金、資源上的支持,這是我們做這件事最大的初衷。
劉總表示,公司利用深圳的特質,已經開始了深圳C端的探索,也希望通過多方合作能夠產生效果。
呂總也表示,市場機會越多,大家把方向看好了就去做。做出行就是想著怎么讓老百姓更方便,圍繞一個點,初心不改,這事肯定能成。
第七部分:電動汽車創新發展論壇
1. 清華大學教授、博導陳全世: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
圖:清華大學教授、博導陳全世
陳全世教授將國家對于電動化、智能化、聯網化的政策要求向大家做了較為清楚的解讀。他表示,國務院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劃,提出了四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大技術攻關;二是加強技術建設;三是鼓勵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合作;四是在公共領域加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他表示,在政府工作方面,工信部部長提出了幫助新能源產業發展時,政府要把產業鏈作為重要的任務,要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要加大戰略發展力度,要深化高水平的合作,引導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行程開放性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2. 長安汽車新能源執行總監曹東:創新智慧科技 綠色生態出行
圖: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執行總監 曹東
曹東向現場觀眾講述了長安汽車的發展歷程,長安在1958年開始生產汽車,并于1984年批量生產。后與日本鈴木公司合作,于2009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陣營。他還表示,長安汽車共有九個生產基地,目前正在從傳統汽車的生產企業向智能低碳出行的汽車公司轉變。在合作客戶方面,長安與華為、寧德時代合作,在重慶生產自主品牌的高端汽車。同時,他向觀眾介紹了多款長安的產品系列,如公交系列、出行系列及城市物流系列產品。他認為,2021年是新能源的春天,希望能在今年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3. 博雷頓董事長陳方明:中國工程機械電動化應用與發展趨勢分析
圖:博雷頓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方明
陳方明董事長表示,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電動化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機械工程方面,據統計,每年重卡和工程機械需要消耗柴油1億噸,需要2億噸的是有轉化。且許多的場地化用車都需要重卡和工程機械來操作,所以對于這類產品的電動化探索是完全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電動化是基于市場的電動化,不需要任何補貼。
他還表示,2030的碳達峰很激進,許多能源集團都提出了到2030年碳達峰的目標,所以接下來各企業的電動化將會超過大家的想象。對此他還預測2025年新能源車在乘用車中的占比將大于50%。
4. 武漢科技大學汽車和交通工程學院總工/研究生導師雷洪鈞:十四五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系統解讀
圖:武漢科技大學汽車和交通工程學院 總工/研究生導師 雷洪鈞
雷博士對于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的發展做出了詳細的解釋,他表示,目前動力電池的市場總規模是3-4000萬。而對于碳中和的問題,他說,我們發展電動汽車,就要用更多的再生能源,那么碳中和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且對于陳全世教授提出的碳達峰目標,雷博士表示,以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來看,碳達峰的目標完全可以往前提,未來或許我們的碳達峰目標會提前完成。
5.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圖:乘聯會 秘書長 崔東樹
崔東樹秘書長表示,電動車顛覆了傳統菜的設計,操作控制更加簡便,因此形成了比較好的發展計劃,再加上5G技術的應用滿足了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更強的操控和把控能力,使得汽車逐漸成為智能化發展的產品。他將汽車三化做了排序,第一電動化,第二網聯化,第三智能化,這個排序也是汽車發展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純電和差電的對比,他還表示,我們國家的電動發展以純電動為核心,而歐洲的插電協動發展難度比較大。
6. 悍馬中國副總經理凌陸軍:悍馬重生 與你同行
圖:悍馬中國副總經理 凌陸軍
凌陸軍向現場觀眾分享了三個問題:第一悍馬是否是美國的企業,第二悍馬是否已經停產,第三悍馬是否被中國收購。
針對這三個問題,凌經理做出了解答。第一,悍馬這個品牌在2012年便被轉讓給了英國公司,直到2019年英國公司與中國合作,形成了悍馬重慶、悍馬合肥以及悍馬中國。除此以外,在悍馬中國拿到這個品牌后,美國通用禁售燃油車且國內電池技術不斷發展,他們便開始做起了新能源汽車。對于合資公司問題,他也做出了解釋,悍馬重慶為合資公司的總公司,悍馬合肥為子公司。目前生產的悍馬G1為低速電動車且產能不高,只能做50-100臺左右,只在國外銷售。悍馬中國在國內有兩個制造產業園,一個研究院和一個總部基地。合作客戶方面,目前與阿爾特和卡馬均有合作,主要進行技術支持方面的合作。
7. 河南鋰動PACK技術總經理張貴鋒:軟包動力電池技術發展趨勢
圖:河南鋰動PACK技術 總經理 張貴鋒
張貴鋒在現場針對軟包豆粒電池的技術向現場觀眾做出了簡單的匯報。他表示,軟包電池有三個優點:安全性高、倍率大和散熱性能好。但軟包電池也有劣勢,例如外殼強度低、工藝復雜,并聯方式特殊等。對此,他表示自己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會做出相應的保護支架來防護軟包電池的外殼。
張貴鋒還表示,新國標的實施促使公司加大了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力度,將軟包鋰離子電池應用在共享電動車上也是公司的一項新舉措。在產品布局方面,河南鋰動在地鐵上的產品市占率達到了80%以上,合作的客戶主要為國企,在特種車方面,公司也做了產品布局。
8. 圓桌對話:電動汽車創新發展趨勢?
圖:圓桌論壇嘉賓
本場圓桌論壇邀請到了清華大學教授/博導陳全世、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執行總監曹東、博雷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方明、武漢科技大學汽車和交通工程學院總工/研究生導師雷洪鈞、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悍馬中國副總經理凌陸軍、河南鋰動技術總監蔡洪波等嘉賓就《電動汽車創新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F場有許多觀眾紛紛向嘉賓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全場氣氛高漲。其中,嘉賓們對觀眾提出的混合動力爭議問題、動力電池需求問題、傳統汽車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問題、新能源重卡換電問題等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第八部分:鋰電池創新發展論壇
1、江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長 鐘盛文教授:動力電池現狀及發展趨勢
圖:江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長 鐘盛文教授
鐘盛文教授主要分析動力電池現狀及發展趨勢,他認為,2020年電池的總體現狀是:中國動力電池正快速回轉,隨著歐洲政策加盟,美國或成新增增量。全球角度來看,動力電池主要以LG化學、寧德時代和日本松下為主,國內市場上,動力電池雖然增長很大,但是對我們國家來說,產能還是過剩。目前兩輪車市場也在日益火爆,將成為新的增量市場。
未來發展趨勢方面,主要有五個方面:1、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必然趨勢;2、小動力電池會持續增長;3、新能源汽車多種結構并存;4、電池技術不斷創新;5、電池成本不斷下降。
2、月星新能源 總經理 徐軍紅:高比能負極材料技術現狀及趨勢
圖:月星新能源 總經理 徐軍紅
徐軍紅總經理主要分析了終端需求、負極材料市場以及高端領域材料的狀況。她表示,負極材料在電池的成本中沒有正極的份量重,但是對電池的性能影響非常大,未來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方面依然會有新的要求。在未來無人機等新興增長的熱門領域將會給負極材料領域帶來更高的性能要求。但是在提升性能的同時成本的降低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她認為,原料是負極材料成本中占據80%成本以及質量的兩個重要因素。目前,在高端負極材料上,比如原材料的選擇和預處理,包覆層的優化,熱處理方式等,月星新能源已經做了一些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比較好的情況。
3、賽爾雷 創始人 楊維元:扣式固態電池技術發展趨勢
圖:賽爾雷 創始人 楊維元
楊維元總分享了目前賽爾雷的主要產品——軟包扣式鋰電池,目前,軟包扣電已經開發到2.5代,通過持續聚焦已形成標準化和系列化。在鋰電池技術方面,賽爾雷推出凝膠固態鋰電池技術,在電解質方面進行優化,通過優化能夠更好的兼容高容量的正負極材料,比如高鎳三元正極。
此外,賽爾雷第三代扣電的技術,在實現更高容量的同時,還能夠滿足快充的要求。楊維元總介紹,賽爾雷目前軟包扣電已實現手工到半自動的升級,全自動生產方案正在推進。
4、蜂巢能源 產品總監 林育民:無鈷電池的進展及應用前景
圖:蜂巢能源 產品總監 林育民
林育民總監介紹到,目前蜂巢能源主要強調兩個事情,一個是無鈷材料和無鈷電芯。目前,鈷的價格波動非常大,這也是蜂巢做無鈷的一個原因。在無鈷的過程中,已經做了無數次的試驗。終于在去年五月發布了兩款電芯,在今年7月就可以買到搭載無鈷電芯的車。目前的無鈷產品正分為低容量和高容量的平臺在生產。
5、易孚科技 董事長 杜世龍:數智化制造新模式,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圖:易孚科技 董事長 杜世龍
杜世龍董事長表示,目前易孚科技已經開發出制造執行系統——MOS系統,也就是全新的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動力電池的制造非常復雜,如何通過數智化的手段來完成,MOS系統可以實現與設備深度交互,根據客戶的需求調整反映,將數字轉變成知識,然后將知識反饋過來,根本性的解決生產的不確定性。
6、賽德美 總經理 趙小勇:智能綠色技術帶動鋰電池回收發展機遇
圖:賽德美 總經理 趙小勇
未來,中國將是鋰電池回收最大的市場。趙小勇總表示,動力電池回收是可持續發展的,卡脖子的技術之一,預計2030年,新電池大量使用回收材料。
賽德美把回收技術做了對比,得到一套回收物理法,可以精準裁減加材料修復。這個方法不存在低溫焚燒,解決了磷酸鐵鋰的經濟性問題。
7、和興化學 研發總監 朱立才:鋰離子電池用高性能導電炭黑的生產與應用
圖:和興化學 研發總監 朱立才
朱立才總監表示炭黑在電極中可以構建短、長程導電網絡;增強電解液保持能力;連接并分隔活性物質。但是炭黑的生產工藝比較困難。
目前,通過乙炔氣高溫絕氧裂解生成的乙炔炭黑具有高結晶度、高純度、發達的3D支鏈結構,是理想的鋰電池導電劑,為歐美、日韓市場的主流導電劑。
8、鋰盾材料 副總裁 王紅方:鋁塑膜技術發展前沿趨勢
圖:鋰盾材料 副總裁 王紅方
王紅方表示,鋁塑膜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三明治結構,但是生產工藝過程非常復雜,對原材料的要求非??量?,目前傳統鋁塑膜存在兩大痛點問題。第一,鋁箔的處理導致氫脆,甚至針孔,從而導致后續生產良率和安全系數都有所下降。第二,傳統鋁塑膜層間結構采取的是膠粘劑粘合,膠粘劑是極性材料,與實際應用在電解液的極性環境相沖突,因此容易產生分層甚至漏液。
鋰盾材料在產品制作中研發了四大核心技術,其中包括自主研發的的烯烴膠膜一體化工藝裝備技術以及等離子接枝技術。
9、樂凱膠片保定新能源材料分公司 項目組專家 胡玉濤:智濕法隔膜拉伸成孔微觀結構演變探索
圖:樂凱膠片保定新能源材料分公司 項目組專家 胡玉濤
胡玉濤表示目前在隔膜研發方面,樂凱除了研究工藝參數和過程的影響,也對工藝參數和最終隔膜強度以及其他的性能做了分析,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其拉伸強度隨著拉伸倍率的提高而增大?;谝陨系难芯?,樂凱對隔膜的性能進行了定向的設計,已經開發出5-20厘米高性能的隔膜。
10、駱邁柯 總經理 黃院軍:高效節能混合分散漿料對電池性能的改善
圖:駱邁柯 總經理 黃院軍
黃院軍表示在電池領域,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要講究高性能。駱邁柯目前自主研發出設備,用了三維運動后,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可以出漿,能耗非常低。一個小時之內能耗一度電可以做到50升漿,并且不會對漿料產生破壞。
11、回天新材料 產品經理 樊向樂:動力電池行業膠粘劑應用方案
圖:回天新材料 產品經理 樊向樂
樊向樂表示,電動自行車安全標準實施以后,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都很大,包括膠粘劑等材料領域。
膠粘劑應用非常廣泛,從最初的電池制造過程中,封口,BMS的處理,到動力電池應用的結構粘貼、車身的粘貼以及很多配套設施都在使用。膠粘劑的選取主要考慮四個方面:第一,讓電芯更安全,防止碰撞。第二,輕量化結構。第三,熱管理。第四,應對復雜的工況,高溫高濕等。
12、廣州金田瑞麟 銷售總監 蔣燕:淺談空氣凈化產品在鋰電池生產中的應用
圖:廣州金田瑞麟 銷售總監 蔣燕
蔣燕主要介紹了空氣凈化產品在鋰電池生產中的應用。電池生產過程中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金屬顆粒和水分是影響鋰電池安全的元兇。所以在人員操作的區域、設備的維護保養、生產車間裝修,廢氣物料管理等環節都需要保證鋰電池空氣的潔凈度。
13、中南大學鋰電中心教授/加拿大NRC研究員 張永柱:電動汽車固態動力電池與傳統鋰電池技術和諧發展的新進展研究
圖:中南大學鋰電中心教授/加拿大NRC研究員 張永柱
張永柱教授表示,到2060年,傳統的液態電池仍將占據半壁江山。目前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包括氧化物體系,聚合物體系,硫化物體系。
各種技術路線面臨種種產業化和商業化的挑戰,而混合態、全固態和輕燃料電池,面對的首要挑戰是,要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生產規模的產生。其次是產業化挑戰,主要是解決產品質量、性能、成本和解決大型生產設備和生產性制造的問題,同時與此相關的工程化的設計,最后是商業化的挑戰,主要是解決與用戶的應用前景相匹配,上下游產業鏈,以及市場和服務設施。
14、國家高層次人才工程特聘專家/化學與材料學教授/博導 馬昕:過針刺安全性高比能固態寬溫電池技術前沿和量產產品新進展匯報
圖:國家高層次人才工程特聘專家/化學與材料學教授/博導 馬昕
馬昕表示, 固態電池是超越歷史上液態電池的重大變革, 但并不是,只要把電池做成國態了, 用了固態電解質,就可以做出理想的電池,我們自己親自測試的現有的固態電池其實并不是大家說的情況,能量密度方面,固態電池和三元的電池沒有差別,但是做起來不容易。 目前我們自己固態電池可實現的真實可靠的能量密度是441瓦時,目前按能做到440-450就已經是比較理想的了。功率密度方面,目前現有的概念性的大部分固態電池都是0.2C,提高功率密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我們經過努力,我們的固態電池已經可以做到1C充2C放,和液體鋰離子電池的倍率性能接近了; 固態電池并不是一些現有的概念的產品那么容易,比如說,如果沒有做好,變成固態后,電池容量不只沒有提高會損失200毫安; 在安全性方面,現有的固態電池,還是會爆炸,特別是在鋼殼電池還是會爆炸,并不是用了固態就馬上會上改善安全性; 另外,還有現有的固態電池的概念產品,在很多領域都有待提高,特別是,他們實際做到的循環次數都不是很長,只能達到800-1000次,舉例來說,他們提出的一些政府研發計劃,都是循環次數達到1000次,3-5年后才驗收,而我們的固態電池產品已經做到了很好的循環;寬溫方面,現有的概念的固態電池產品,低溫只能到負20度,我們的固態電池,做到了過負40度低溫的要求。
回答聽眾的提問:在3C 消費電子領域,我們的固態電池也是可以使用的,用固態以后衰減很小,節省很多容量,另外我們的固態電池的安全性可放心。
第九部分:第六屆中國鋰電電動車行業金鼎獎頒獎典禮及企業家交流晚宴
31日晚,第六屆中國鋰電電動車行業金鼎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
本次進行頒獎的嘉賓分別是: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專委會 副理事長 黃承業、清華大學教授、博導 陳全世、武漢科技大學汽車和交通工程學院總工、研究生導師 雷洪鈞、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 李振強。
頒獎細節以及獲獎企業名單請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2020年度中國鋰電電動車行業最高獎——起點金鼎獎榜單公布!
頒獎結束后,企業家交流晚宴正式開始。
圖:企業家交流晚宴現場
晚宴之后,第6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中國智能電動出行生態大會(同期:第3屆SNEC俱樂部年會/第6屆金鼎獎/鋰享展)圓滿閉幕!
關鍵詞標簽:LNEC 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 金鼎獎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