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起點年會
【LNEC】第7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圓滿閉幕 !
來源:起點鋰電大數據 發布時間:2022-01-10
2022年1月5-6日,由起點研究、起點鋰電大數據、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主辦的第7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鋰電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深圳登喜路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以“碳中和周期開啟 智能電動加速度”為主題,圍繞鋰電池電芯、材料、設備、BMS、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等上下游產業鏈細分領域,以技術交流、趨勢研討和資源對接為重心,邀請1000+上下游企業CEO/CTO/CMO等參加本次盛會。



圖片

本次會議由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廣東億鑫豐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米思米(中國)精密機械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時代聯合新能源有限公司、新鄉天力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優艾智合機器人有限公司、武漢逸飛激光設備有限公司、湖南航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鑫晟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東莞市超業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海裕百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深圳市駿鼎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鴻寶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億富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邵陽達力電源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縱葦自動化有限公司、江蘇拓米洛環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芯訊通無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江西縱橫特種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誠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東莞市澤源機械有限公司、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比特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沛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和雙力物流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艾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重點贊助支持。
以下是會議主要內容:
2022年1月5日,鋰電產業上下游1000+嘉賓共同參會,并于現場簽名入場。
上午9點30分,LNEC7-第7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鋰電技術應用高峰論壇正式開始,共包含開幕式專場:智能電動加速度、智能制造專場:Twh極限智造大挑戰、鋰電技術專場1:新技術新變局、兩輪電動專場:新國標新生態、新材料專場:供應安全與創新迭代、鋰電技術專場2:全生命周期安全新挑戰、第七屆中國鋰電金鼎獎頒獎典禮暨晚宴等7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幕式專場:智能電動加速度
1、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起點研究CEO李振強代表主辦方為大會開幕式致辭
李總對參會的領導嘉賓表示了歡迎和感謝、簡單介紹了會議的內容。他認為2021年是中國鋰電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鋰電行業由此進入高速發展期。鋰電池行業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在2021年無論是從市值、業績,還是從增長率,以及產業鏈的整合速度,都在全面提速,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階段,從過去的“綠皮車”階段現在進入了“高鐵”時代。面對行業機遇和調整,李總認為在人才和企業的不斷進步創新的推動下,中國的鋰電產業一定會引領全球發展,在未來十年會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才基地、產能基地、技術集散地以及資本高地。


image.png

圖: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起點研究CEO李振強


2、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捷威動力名譽董事長郭春泰為大會開幕式致辭


郭春泰理事長表示,自身在鋰電行業已經工作了31年左右的時間,與鋰電行業一同發展,經歷風雨。目前,中國的鋰電池行業,已經成為在國際舞臺上極具競爭力的產業,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制造能力占據世界絕對第一位的位置。未來,郭春泰理事長將與業內全體同仁,尤其是與年輕一代一起繼續把中國的鋰電池行業向前推進。

image.png


圖: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捷威動力名譽董事長郭春泰
3、欣旺達解決方案總監黃紹其:"雙碳”背景下動力電池的挑戰和策略
黃紹其主要從三個部分演講,首先是如何思考動力電池行業面臨的挑戰和策略,然后介紹欣旺達在此背景下發出的解決方案,最后介紹公司發展進度。
他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明確情況下,欣旺達已經制定出既有以純電最終目標解決方案,也滿足市場混動的解決方案,而所有的解決方案都來自于對需求的理解和終端產品的理解。


尤其在HEV的技術方面,欣旺達有比較深的積累,剛開始布局了差異化的策略,持有H-power的技術,用先進的技術實現超高溫超低溫的能力,目前已通過車企包括場景的論證和多項國家標準的認證。

image.png


圖:欣旺達解決方案總監黃紹其
4、捷威動力研究院副院長馬華博士:積木軟包動力電池的可持續發展
馬華博士認為,將來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有四方面需要關注:市場規模的擴大導致市場需求可能越來越豐富;各種新型的技術會不斷創新;精益化生產變得更加重要;動力電池產業鏈發展可持續性發展。


目前正如捷威推出的“積木電池”產品,也是基于整車和市場的需求。積木電池可最大限度滿足整車不同級別的需求,并在電池尺寸結構方面進行了創新的工作。

image.png


圖:捷威動力研究院副院長馬華博士
5、時代聯合董事長周富華:大圓柱電池開發及應用
周富華董事長主要圍繞儲能電池系統安全性與經濟性兩大痛點,從熱管理、可靠性出發,深度講解了60系列大圓柱磷酸鐵鋰電池在結構與工藝端可靠性設計的先進性與前瞻性。
據其表示,目前時代聯合的60系列圓柱電池產品主要應用在儲能、工程機械動力等2大方面。他認為,在工程機械方面,圓柱電池有一些優勢,大圓柱電池方面存在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image.png

圖:時代聯合董事長周富華
6、玫克生能源總裁呂元桃:綠電來安全低碳綠能解決方案
呂元桃總裁分享了雙碳驅動下的能源新政、玫克生綠電來安全低碳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及優秀案例。他認為:要牢牢把握“十四五”的碳達峰的關鍵期和窗口期,要堅持系統理念,構建新能源主體的系統、新電力系統的電網形成,提高電力在終端消費的占比,構建新能源消費占比。并表示:將持續探索新能源汽車智能充放電行業,讓用電更安全充電更放心。貫徹綠色城市出行理念。

image.png

圖:玫克生能源總裁呂元桃
7、廣東省充電設施協會副會長于懷勇:提高電動汽車運營企業效益秘籍



于懷勇先生用書法作品的形式列出了他認為鋰電池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是提高鋰電池防火性能,二是增加續駛里程,三是延長電池壽命,四是降低成本,五是減少重量,六是要廣布充電樁,七是要解決快速充電問題。

并匯報了提高電動汽車運營企業效率秘籍:一是要做好疫情防控,讓客戶放心,要運用好疫情期間的優惠政策,二是設立科學的股權結構、股權激勵、人優勢和優秀的企業文化。三是要使企業始終處于八大優勢地位:最重要的是人才優勢、車聯網互聯網優勢、政策優勢、資源優勢、資金優勢、公共關系優勢、產品優勢、規模優勢。四是認清影響企業運輸收入的主要因素,做好企業的收入計劃,控制成本和合理避稅。五是分好錢、分好權、分好股權,加大企業咨詢管理研究,在人流密集處設立業務點,保險自保等。

image.png

圖:廣東省充電設施協會副會長于懷勇



8、博雷頓副總經理曾凌:工程機械電動化應用前景與趨勢分析
曾凌先生從應用端的角度,分享了工程機械電動化給鋰電行業細分領域帶來的機遇以及企業的訴求。
他認為整個工業機的規模朝著快速發展和持續向好的趨勢前進,工程機械是一片巨大的藍海市場。工程機械的電動化,在我國目前的碳達峰背景下,跟雙碳目標的實現有著緊密聯系,非常關鍵的一個核心點是工程機械是高能耗、高排放的,整個的產品更新換代是巨大的訴求。結合工程機械本身的行業特點,信息化成為一個趨勢,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這幾個趨勢的基礎是電動化,電動化是實現智能化、無人化、網聯化的基礎,有更好的匹配性。
同時表示:工程機械與電動化運營是天然的優勢結合,有幾大使用特點,一是固定場景、固定工況使用,為能源補給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條件,特殊作業場所比乘用車更容易實現智能化與無人化。二是工程機械不需要補貼可以實現經濟性。



image.png



圖:博雷頓副總經理曾凌
9、武漢科技大學智能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雷洪鈞:智能汽車與車聯網架構技術系統研究
雷洪鈞先生認為,所有的智能汽車都是電動汽車,沒有電動車根本搞不了電動化、智能化。因此在堅定發展電動汽車的行業背景下,雷洪鈞先生第一個提出車聯網汽車,用車聯網的技術使電動化更智能化。
在他看來,車的電動化、聯網化都是肯定的,他表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在理論體系上已經全部建立了,估計到2030年我們的車幾乎都會成為自動化的車。



image.png


圖:武漢科技大學智能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雷洪鈞



10、圓桌對話:智能電動汽車下一代核心技術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LNEC7】圓桌對話:智能電動汽車下一代核心技術 )



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周發濤秘書長表示,電池的核心問題就是電池的安全性。企業端通過技術升級保證產品安全、減少電池熱失控現象,政府方面則應該投入大量精力,做到自主可控來把握產業安全。
玫克生能源呂元桃總裁表示目前他們的企業本身就與新能源有很大的結合性,在安全應用方面也推進了新能源充電樁建設,同時希望盡力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方面給予更多助力。
雷洪鈞博士提出底盤和電池的結合至關重要,希望大家關注類似捷威積木電池的技術,同時,他表示要想做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關鍵在于傳感器技術,如果傳感器做不到其他的都是白努力。
時代聯合周富華董事長表示,電池應該保證經濟性和安全性,比如電池的壽命應該和新能源汽車的壽命等同。其次他認為電池的技術也很重要,有好的電池技術才有好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圓柱電池方面,匯流到集流體也是電池的短板,目前其實還沒有找到一個根本性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欣旺達黃紹其總監認為電動化是智能化的基礎,首先要認清客戶需求在哪里,不要過渡設計,不然會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他表示無論是智能化和電動化,做到標準化以后要把成本降低,而技術方面要把品質做到第一位。
捷威動力馬華博士表示把電池尺寸結構發揮到最大的限度,有助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而電池是電動車的關鍵核心零部件,所以配合開發也是很重要的,開發以后進入市場,如何做好市場監控管理,也是行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image.png


圖:圓桌對話
第二部分:智能制造專場:Twh極限智造大挑戰



1、優艾智合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陳偉:新能源產能快速擴張下的柔性物流解決方案

優艾智合業務面向智慧工業物流和智能巡檢運維場景,應用移動操作機器人及智慧服務軟件系統,為半導體、3C等制造企業及能源行業提供物流、巡檢運維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

陳偉認為鋰電生產場內物流存在三大痛點,一是質量和成本的平衡、二是系統管理和柔性調度的平衡、三是是效率和安全的平衡,對此,優艾智合推出鋰電生產場內柔性物流解決方案。AGV作為柔性調度的工具,打通了從原材料到產品的搬運,可應用于原材料搬運、涂布輥壓大卷搬運、分切后小卷搬運、Tray盤/料箱搬運、周轉料車/架搬運、棧板搬運等場景。

image.png

圖:優艾智合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陳偉

2、海裕百特常務副總王攀各:寬幅輥分技術發展趨勢

面向下一個10年,“雙碳”目標加速全球電氣化轉型和能源改革,新能源行業的確定性機會已經到來。海裕百特在高端鋰電智能裝備輥壓及輥壓分切一體機細分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產品研發上,海裕百特始終秉承高速度、高精度、高品質、小型化、模塊化、平臺化、通用化、標準化、智能化的“三高六化”的理念,與國內主流客戶群體緊密合作,不斷革新技術創新工藝,不斷的提升優化設備的品質、效率和出產的一致性。目前公司新生產基地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預計2022年年中可投入使用,新基地投產后每年可生產各類輥壓機、輥分一體機300多臺。

image.png

圖:海裕百特常務副總王攀各

3、億鑫豐董事長吳松彥:發揚工匠精神,做強國產裝備,助力電池制造提質降本

吳松彥認為,中國電池制造面臨疫情的反復及國家雙碳政策限制,原材料漲價和緊缺,基礎研發投入不夠、核心技術欠缺、容易跟風,行業快速發展、人才梯隊建設不夠完善,智能裝備制造標準化普及不夠、不注重價值、而注重價,企業大而不強、急于求成、精益求精不夠等困難和挑戰,億鑫豐致力于做強國產裝備,助力電池制造提質降本。

近年來,公司產品從高速模切機、柔性模切機、高速疊片機、高速模切疊片一體機等核心設備,延伸到具備提供鋰電池全套設備的服務。公司成立于2001年,廠房面積2萬多平方米,在職員工近150人,擁有168項國家專利。

image.png

圖:億鑫豐董事長吳松彥

4、米思米PASS事業總監吳德峰:數字化供應鏈平臺賦能新能源新智造

吳德峰表示,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選擇題,而是必須要付諸行動的必選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要將數字化技術和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對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首先應該要全盤審視當前的業務流程中阻礙企業成長,不利于企業塑造競爭優勢的不合理現象,比如間接物料管理流程中的不合理、物料不清晰且沒有數據化的不合理、間接材料采購效率的不合理、對企業經營造成阻礙的不合理等等,米思米間接物料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整體降本增效。吳德峰通過案例分享米思米PASS案例實施如何實現零庫存、可視化、提升效率。

image.png

圖:米思米PASS事業總監吳德峰

5、信宇人營銷總監王凌:單向雙面同時涂布機(SDC)技術原理與前景趨勢

王凌介紹,受益于鋰電池企業的規模擴產,鋰電設備廠商景氣度高漲,鋰電池生產設備更新換代進程化加劇。信宇人量產出極具創新的國產高端涂布裝備——單向雙面同時涂布機(簡稱SDC),成為近年來鋰電涂布設備技術發展歷程上的又一大亮點。

單向雙面涂布的優勢是密度更加均勻、提升電氣性能同時更加節能,SDC采用自主研發的組合擠壓式涂布模頭,具有硬度高、耐磨、耐腐蝕、漿料適應范圍廣、調試方便等優點。

image.png

圖:信宇人營銷總監王凌

6、逸飛激光市場總監金朝昊:TWh時代電池裝備創新智造升級

金朝昊重點介紹了逸飛激光圓柱全極耳電池智造方案,圓柱全極耳電池具有高一致性、高安全性、高倍率、大容量、成組性好等優勢,TWh時代,為了實現全極耳電池規?;?,必須攻克三大關鍵瓶頸工藝難題,一是微米級金屬箔材整形加工極易碎裂、難平整;二是厚+薄高反材料激光焊接熱影響區難以控制;三是量產超高速大跨距傳輸精度控制與柔性保障?;谌齻€痛點,逸飛做了技術創新和研發,從控形、控熱、高速三方面解決細致的問題,最終形成全極耳動力電池智能化生產線方案。

image.png

圖:逸飛激光市場總監金朝昊

7、圓桌對話:動力電池TWH極限智能制造挑戰與機遇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LNEC7】圓桌對話:動力電池TWH極限智能制造挑戰與機遇

在第一天下午舉辦的“智能制造專場:Twh極限智造大挑戰”專場上舉行了圓桌對話,優艾智合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陳偉、海裕百特常務副總王攀各、億鑫豐董事長吳松彥、米思米 PASS事業總監吳德峰、信宇人營銷總監王凌、逸飛激光市場總監金朝昊等就《動力電池TWH極限智能制造挑戰與機遇》進行了探討,起點研究CEO李振強擔任對話主持人。

陳偉表示,針對智能制造各大廠家均在做相關的技術迭代,向最大化加快動力電池生產效率的方向前進,在鋰電智能制造領域,優艾智合作為“螺絲釘”的角色,哪里需要往哪里補,打通鋰電工廠銜接;王攀各表示,“TWh”時代對設備交付、項目管理、產品調試等方面提出更多的挑戰,但對設備廠來說也是風口;吳松彥認為,如何把裝備做的更高效、占地面積更小、效率更高、精度更高、能耗更低、不斷地創新很重要,裝備需要找新的突破點,更多地助力電池行業發展;吳德峰表示,米思米作為最后端的供應商,們需要更好的產品提升更好的服務,給每家企業降本增效帶來最有力的幫助;王凌認為,設備發展需要進一步突破,不只是純結構設計和機械設計可以解決,必須引入理論物理研究跟機械設計結合,才可以把更好的產品奉獻給客戶;金朝昊表示,逸飛激光主要做模組電芯和PACK組裝,發展的方向可總結為快、準、狠三字,快是交付服務快,準代表質量精準、質量的一致性,狠就是內部管理內部提效以及產品的成本比較狠;李振強認為,雙碳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增長趨勢非常確定,鋰電池行業發展不斷提速,現在看整個動力電池能否跟上,整個供應鏈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也是一個生態系統,誰可以把人才、技術、資本組合好,誰就是勝者。

image.png

圖:圓桌對話

第三部分:鋰電技術專場1:新技術新變局

1、珠海冠宇電芯研發部靳玲玲:冠宇軟包高功率電池技術解決方案

靳玲玲介紹,冠宇高功率體系分為LFP、CAB、NCM體系,做出來三大體系的高功率電芯可以組裝不同的PACK,用于不同高功率的用途。電芯層面,冠宇從材料、結構、安全設計角度綜合考慮設計出來一款滿足性能要求的電芯,具有優異的功率性能和良好的高低溫性能。

珠海冠宇在動力電池方面起步比較晚,但是在動力電池體系開發比較早,在2010年做動力電池的體系開發,并且一直在持續開發當中,現在動力電池的開發在加快進行當中。

image.png

圖:珠海冠宇電芯研發部靳玲玲

2、河南鋰動PACK應用技術總監張貴鋒:萬次循環軟包電池儲能系統應用

張貴鋒表示,下游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均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的巨大機遇,但也經歷了疫情、原材料暴漲、能耗雙控、拉閘限電等諸多挑戰,儲能的質保要求動輒5年、8年、10年甚至更長,儲能產生的效益本質是用高循環換次數換取足夠大的能量轉換,萬次長循環電池將迎來廣闊的應用空間。張貴鋒表示,萬次循環系統的打造,從電芯設計、生產加工、PACK設計、多簇管理到運營維護,是一個系統工程,缺一不可。

河南鋰動研發生產的高能量、高安全、長壽命鋰電池已成功向國內外知名企業批量供應,研發生產的動力鋰電池已成功配套廂式運輸車、微面物流車、乘用車、輕卡、重卡及其它特種車型。

image.png

圖:河南鋰動PACK應用技術總監張貴鋒

3、貴州航盛鋰能董事長黃繼宏: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回顧和展望

黃繼宏回顧了鋰電池材料的發展歷史,介紹了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材料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公司在電解液領域的最新技術研究。公司研發的5V高電壓電解液項目第一階段4.5V快充電解液已成熟并批量供貨;超低溫電解液項目通過在正負極材料表面形通導電的聚合物膜,提高低溫下電池的充放電性能;新型添加劑開發方面,對不同的功能開發新型添加劑,以提升電池性能;與高校、研究院等合作,聯合研究開發固態電解質;根據客戶需求,對現有電解液產品進行配方優化或改進。

據其介紹,航盛新能源是一家專業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制造企業,產品覆蓋3C數碼、儲能、動力、軍工等各個領域,今年8月公司成立總部--貴州航盛鋰能,坐落于貴陽市息烽縣,規劃電解液產能超過10萬噸/年。



image.png
圖:貴州航盛鋰能董事長黃繼宏



4、中山天貿丁煥亮:便攜儲能產品及未來發展

中山天貿電芯包括方型、圓柱型和軟包聚合物三大系列上千個型號,產品應用已由便攜式移動電子設備拓展到新能源電動車、儲能系統等眾多領域,目前擁有中山、汕尾、印度、重慶四大工業園,合計投產及規劃產能150萬支/日。

2019年中山天貿開始布局便攜儲能產品線,研發、生產高性能儲能逆變器,并依托于優質的電芯資源,開發整機。垂直整合設計、制造、營銷資源,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ODM儲能產品。預計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電源的銷售量和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3100萬臺和880億元。

image.png


圖:中山天貿產品總監丁煥亮

5、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作戰中心總監曹東:共創共享共擔共贏---新能源商用車生態鏈思考

曹東從市場、運營、產業發展等角度分享了新能源商用車生態發展,也分享了長安凱程的業務布局。他認為,傳統商用車企業已從紅利進入紅海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增長乏力;網絡運力平臺興起用戶進一步由C端向B端遷移,傳統商用車企在物流市場地位逐步邊緣化;產業發展倒逼物流企業及商用車企業業務鏈不斷延伸;同時,千萬級電動三輪車市場轉型升級孕育新的市場機會,三輪車管理加嚴,違規三輪車將禁止上道行駛,以深圳為代表的部分城市已取締三輪車鼓勵更換為新能源物流車,五菱、奇瑞、北汽、豪弛等企業均通過一定的合作模式進行產品布局。

image.png


圖: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作戰中心總監曹東



6、圓桌對話:下一代鋰電技術發展趨勢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LNEC7】圓桌對話:下一代鋰電技術發展趨勢

在第一天下午舉辦的“鋰電技術專場1:新技術新變局”專場上舉辦了圓桌對話,珠海冠宇電芯研發部靳玲玲、河南鋰動PACK應用技術總監張貴鋒、貴州航盛鋰能董事長黃繼宏、中山天貿產品總監丁煥亮、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作戰中心總監曹東、廣東省充電設施協會副會長于懷勇、武漢科技大學智能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雷洪鈞就《下一代鋰電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同時,現場聽眾還就相關問題與演講嘉賓進行了交流提問,氣氛熱烈。



image.png
圖:圓桌對話



第四部分:兩輪電動專場:新國標新生態

1、雅迪電動車 商用車事業部總監 徐曉:兩輪電動車鋰電化現狀及趨勢

徐曉表示,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后,直接加速了鉛酸電池轉化為鋰電池的進度,同事也對鋰電池的安全性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

未來五年,隨著各大平臺穩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布局,共享電單車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激發,尤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

目前鋰電化的難點有四點:一是“談鋰色變”,鋰電安全問題阻礙兩輪車鋰電化進程;二是性能不佳,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表現較差,難以在北方市場大幅擴張。

image.png

圖:雅迪電動車商用車事業部總監徐曉

2、星恒電源 電池研究院資深工程師 王永?。合乱淮i酸鋰電池體系的發展方向

王永琛現場主要分析了單晶錳酸鋰材料和下一代錳酸鋰體系電池。

他指出,常規的錳酸鋰的特點是循環性能較差,儲存性能較差,加工成本也較高。而經過大量實驗,單晶錳酸鋰材料與常規錳酸鋰材料相比,實驗效果表現更好。

星恒開發下一代錳酸鋰體系電池,主要采用的方案是,無鈷化材料體系和高性價比的芯電結構,循環性能有所延長,能量密度有所提升,電池成本還會下降。

總的來講,下一代錳酸鋰體系電池的發展,高性價比電芯結構搭配無鈷化材料體系,形成高性能和低成本優勢;在泛交通領域、儲能等多應用場景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拓展應用領域;讓錳酸鋰體系電池成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中極具競爭力的產品路線。

image.png

圖:電池研究院資深工程師 王永琛

3、廣和通 行業總監 羅?。何锫摼W技術助力能源數字化時代發展

在新國標新生態主題下,構建數字化產業,無線通訊物聯網就是通向這些新世界的通道。無線通訊物聯網幫助企業將車、電池等聯網,并產生實際的使用價值,例如精準導航、數據回傳上報等等。

在電動兩輪車領域內,由于兩輪車體量小,電池容量有限,那么為了也讓兩輪車實現聯網功能,廣和通做出了低功耗物聯網卡,極大地降低了物聯網通信模組的功能消耗。

物聯通信模組也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網卡,而是一個完整的物聯網技術方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出行體驗。

image.png

圖:廣和通行業總監羅俊

4、源川智控 總經理 龐偉東:兩輪車充換電行業發展探討

他表示,兩輪車充換電行業的基礎就是安全和可信賴。

其中,安全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電池本身的安全,二是資產的安全。

可信賴也可以分為兩個層面,最主要的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說,一個系統無時無刻都能保證運轉,這就是可靠性,可持續運營的系統,才是運營能保證收入的基礎。

所以,兩輪車充換電行業發展的基調是安全可信賴。所有做的技術研發和產品的改進,都是圍繞安全和可信賴來做,達到了這個基礎,整個行業才能發展得比較好。

image.png

圖:源川智控總經理龐偉東

5、萬向區塊鏈 高級總監 屠文慧:低碳經濟下的車電分離區塊鏈應用

“車電分離”模式對于B端、C端和G端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C端來說,徹底那分離可以降低購車成本,緩解里程焦慮,還能解決現在面臨的安全問題;

對B端來說,可以改善電池的安全問題,也可以產生規?;男?,讓行業享受到最先進的電池技術;

對G端來說,車電分離也解決了現在面臨的起火、爆炸等安全問題,讓電池做到標準化,加速助力碳中和經濟。

在車電分離模式下,區塊鏈主要有3個作用。一是追溯作用,從原材料到使用回收的過程,可以做到全流程的追溯;二是在電池資產化領域的應用,用區塊鏈金融的方式,給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三是打造聯盟和生態,在全產業鏈直接進行數據的共享,促進產業鏈企業之間的合作。

image.png

圖:萬向區塊鏈高級總監屠文慧

6、遠東電池 研究院 執行院長 相江峰博士:遠東電池高比能圓柱電池開發進展

相江峰博士在現場介紹了遠東電池的圓柱電池開發進展。遠東電池的圓柱電池產品型號主要是18650和21700,有高能量的3C放電產品,已經量產的有3.3Ah、5.0Ah,高倍率是2.0Ah,還有2.5Ah的,高能量在開發的有3.5Ah和5.5Ah。

遠東電池現在是以圓柱18、圓柱21、50Ah軟包為主,應用領域包括兩輪車、戶用儲能、電動工具、智能家居等。

他還指出,兩輪車受新國標的影響,鉛酸電池也逐步被替代,包括家里的無繩化的東西,掃地機器人也逐漸普及,便攜式的裝備也比較多,需求很旺盛,但電池產業,尤其是第4季度還有2022年的第一季度,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image.png

圖:遠東電池研究院執行院長相江峰博士

7、大魚智行車 CEO 李威:ebike 海外新趨勢

李威主要對海外電動車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分析。

他表示,根據其對產業和行業趨勢的摸索,疫情對行業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催化作用,歐美市場同比增速超過30%。美國的增速是最快、最高,美國增速2020年來同比2019年是140%。預計電動兩輪車在海外去年的整體表現會有850—900萬臺,中國出口比例占了30%多,約350—400萬臺。

今年,電動兩輪車有三大挑戰: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碳酸鋰同比漲幅超過40%,電芯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二海外運費暴漲,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預計2030年,整個電動自行車兩輪車在海外,不包括國內,因為國內整體的產業車型業態有很大不一樣,海外整體而言,Ebike會達到千億美元的級別。這在歐美來說是很少有的新興小品品類能夠達到千億,而且增速非???,年增速達到30%以上。

image.png

圖:大魚智行車CEO李威



8、圓桌對話:兩輪車新國標鋰電化進程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LNEC7】圓桌對話:兩輪車新國標鋰電化進程



對于兩輪車鋰電化的進程,雅迪電動車徐曉主要分析了四個方面,一是新國標的落地加速鋰電化的進程,二是車型的智能化疊加消費主體的變化,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三是上用戶,租賃市場和換電市場,對鋰電化的應用越來越多;四是龍頭廠商的加入,也加速了鋰電化的進程。

大魚智行車李威表示,在海外方面,海外對鋰電需求走勢不斷升高,預計未來3-5年,資本市場將會出現3-5家IPO企業。海外市場整體的年銷量達到2千萬臺到2500萬臺,目前是800萬臺左右,同比去年應該會漲3倍左右。

星恒電源王永琛講出,電池企業為了推動兩輪車的鋰電化,要做到360度無死角的降成本,在安全方面要從各個環節進行保證,同時要進一步提升低溫充電、放電和高溫性能,星恒電源也在今年提出了終生質保的方案。但由于上游原材料漲價嚴重,預計不久之后電池的價格將上漲10%-20%左右。

目前在兩輪車市場內,鋰電滲透率在10%-15%之間,這意味著市場成長空間非常大,至少10年以內還有5倍的成長空間。

此外,在共享換電領域,各種新興模式出現,不僅為行業帶來了新的電池技術,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出行體驗。

image.png

圖:圓桌對話

第五部分:新材料專場:供應安全與創新迭代

1、研一新材錢超博士:PI材料在鋰電池中新應用(替代PVDF)

雙碳驅動帶來鋰電池需求飛速增長,鋰電用粘結劑之一PVDF的需求急劇增加,但產能不足,環保隱患加劇等缺陷致使價格大幅度上漲。

錢博士表示,公司推出"Z ONE”產品,具有獨特價值,其耐受性優異、粘結力優異、安全性能佳、適用領域廣,同時克服了傳統PI材料理論上存在的兩大致命缺陷:即電池性能差(首效低、內阻高)、產品成本高。

該系列粘結劑為非氟類高分子材料,綠色環保,且無擴產制約風險??蓪崿FPVDF全系列替代。目前該系列產品已在浙江研一生產基地順利實現量產,且供貨一些企業使用。

image.png

圖:研一新材 錢超博士

2、海創科技張家昌:高鎳三元材料技術產品研發

張總指出,隨著人們對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需求的不斷增強,以及對高端智能化、便捷化生活的向往,促使有關廠商進一步關注鋰電池高續航、安全、快充等性能,具備高能量密度的上游高鎳三元材料進一步受到市場青睞。

無論是海外龍頭企業還是國內龍頭企業,均加大對高鎳材料的布局,高鎳產線的占比逐年提升,未來高端市場高鎳是唯一選擇。

目前海創科技主導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現有產能2.2萬噸,正極材料現有產能是1.8萬噸。

image.png

圖:海創科技張家昌

3、創明電池高學友:新能源鋰電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雙碳的戰略目標下,動力電池、儲能、兩輪車、電動工具市場等多個細分領域皆面臨巨大市場需求,同時多樣化的需求推動電池技術進一步演變。

高總以電動工具市場為例闡述,在材料選擇上,因電動工具在大電流放電、高能量密度上的要求,目前基本主要為三元材料體系;電池外形上以圓柱電芯為主;電池尺寸上目前市場以18650電芯為主,但21700電芯為新方向。

其指出,未來鋰電池發展的趨勢,正極主要是走高鎳化和高電壓化。負極材料走硅碳化,電解液主要是由液態電解液到固態電解液的過渡。

image.png

圖:創明電池高學友

第六部分:鋰電技術專場2:全生命周期安全新挑戰

1、中南大學張永柱教授:電動汽車電池及系統安全設計研發進展

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問題,張教授表示,主要是由于電池產品測試驗證不足;行駛過程中的可靠性惡化,比如老化等;充電管理的水平低下等原因。

目前,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和解決思路,包括電芯安全、成組安全、電池管理、設計安全、充電安全、使用安全、安全預警、日常維護、安全保護、安全等級劃分等10個方面。

電池企業加快從電芯設計、電池管理等多方面做好安全系統工程,如刀片電池、寧德時代永不起火電池、彈匣電池、大禹電池等。

張教授稱,期望在2025年,傳統的液態電池將升級到半固態和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技術加快成熟,全面提升電池安全技術。

image.png



圖:中南大學張永柱教授



2、比克電池  宋華杰:比克小動力圓柱電池開發進展

本次演講中,宋總介紹了比克小動力圓柱電池開發的最新進展和領先優勢。

其表示:“ 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倍率,快充電,強溫度適應性和高安全性是比克小動力電池的6大優勢,在電池容量提升上,比克研發和應用進展均領先行業,率先將三元材料鎳含量提升到了 Ni88,并實現了量產和批量供貨?!?/span>

這源自比克在四大主材的研發突破,比如比克采用濕法、高孔隙率的陶瓷膜,有效提升了圓柱電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針對電解液,比克也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比克新型鋰鹽添加劑LiODFB能夠在正、負極均形成良好的界面膜。

目前,比克在小動力領域后來居上,迅猛發展,實現出貨量翻番,銷售額成倍增長。

image.png

圖:比克電池  宋華杰

3、海仿(上海)科技 董事長 謝文鋒:多尺度仿真助力鋰電池數字化發展

謝總在演講中詳細地介紹了電芯仿真平臺,通過引入仿真平臺,能為企業帶來直觀的效益,一方面其可以取代大部分工況測試的需求,降低工交付的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將研發周期大大縮短。

而多尺度仿真不僅可以用在電芯的設計仿真和制造仿真,還可以用在制造工藝參數的優化,如在漿料攪拌提高粘度一致性優化。

目前公司已經和鋰電頭部企業聯合開發以及推廣仿真算法和技術,通過這些平臺開發,構建出鋰電池設計制造和性能預測的數字孿生系統,加速國產替代。

image.png

圖:海仿(上海)科技 董事長 謝文鋒

4、北測新能源總經理汪繼云:認證先行,加快新能源鋰電產品入市步伐

汪總表示,2022年鋰電行業高速增長與高質量發展并重,競爭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對整個行業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檢驗標準和產品設計標準,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及安全性能尤為重要。

其指出,鋰電池檢測認證中常見的11個問題,包括容量虛標;被動申請認證;隨意更換零部件,導致市場抽查或審廠不通過;零部件無認證,導致電池認證無法完成發證等等。

因此,汪總給鋰電池檢測認證的企業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如產品研發時導入相應國際或地區標準;項目立項時確認好產品基本信息;采購元器件時,注意要供應商提供相應認證;做好保護方案,以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和測試順利通過等等。

image.png

圖:北測新能源總經理汪繼云

5、起點研究:全球鋰電白皮書發布

image.png

圖:起點研究CEO 李振強

大會論壇上,起點研究正式發布《2021全球鋰電白皮書》,對2021全球鋰電產業發展數據和趨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起點研究研究表明,2021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為601Gwh,同比增長140%,預計2022年將達1Twh,同比增長68%。

預計2025全年將達到4Twh,相比2021增長582%。其中動力電池3Twh,增長6倍;儲能電池1Twh,增長8倍。

image.png

在全球鋰電行業發展方面,起點研究認為將有10大趨勢:

1、汽車電動化加速:全球減排降碳路徑明確,各國均推出碳中和規劃,各國將制定政策加速推動汽車電動化發展。

2、價格上漲將延續:2022年鋰礦、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銅箔等關鍵材料將繼續上漲,鋰電池電芯價格和下游整車等產品也將全面調漲。

3、綠電和碳積分政策推動儲能經濟性發展:光伏風電等綠電比例提升,碳積分交易政策等將帶動儲能經濟性和市場化提升。

4、行業集中度將提升:電池、材料和設備集中度都將提升,中小企業加速出清。

5、全球化競爭合作擴大:鋰電池目前仍是中日韓三足鼎立,歐美加速入局和投資,全球化布局和競爭是趨勢。

6、盈利分化加劇:二八分化加劇,頭部材料、設備和電池企業盈利能力將提升,二三梯隊盈利能力下滑。

7、產業鏈整合融合加速:整車加速入局電池、頭部電池企業加速布局上游鋰、鈷、鎳、磷等相關礦產,六氟磷酸鋰、PVDF、磷酸鐵等關鍵瓶頸原材料。

8、資本市場繼續熱捧:鋰電池成長確定性高,業績增速快,天花板高,未來5年將繼續成為資本市場最關注的板塊。

9、鋰電池未來10年為主流:鈉離子、固態電池等新技術關注度提升,但10年內難以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無法與鋰電池競爭。

10、產品和技術創新迭代周期縮短:現有鋰電池體系優化是主旋律,降本增效提性能是永恒主題。正極:參硅補鋰技術、高鎳三元、低溫快充;負極:硅碳、連續石墨化;隔膜、銅箔:涂覆、超薄化;鋁塑膜:耐液性,高沖深技術;電解液:新型溶劑、溶質體系;電池/正極/負極材料回收

6、圓桌對話:2022鋰電關鍵材料價格及供需關系展望?如何保證鋰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LNEC7】圓桌對話:2022鋰電關鍵材料價格及供需關系展望?如何保證鋰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

對于2021年鋰電材料價格暴漲的現象,創明電池高總以電解液為例,VC、FEC、鋰鹽等產品價格皆出現大幅增長,但是隨著產家部分產能落地,行業會逐漸回歸理性,價格會逐步回落,增長也會比較平緩。

北測新能源汪總稱,目前產業鏈原材料價格瘋漲是不正常的現象,導致企業經營面臨較大風險,企業盈利情況不穩定,希望這種價格大波動能夠平緩下來。

同時其談到,在關鍵材料稀缺的情況下,要開一些測試的指標,包括性能指標、可靠性,驗證這個材料能否使用,能不能替代主流的材料。

中南大學張教授則認為,隨著企業在原材料端的大幅擴產,產能逐步釋放出來,價格肯定會往下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下游電池廠和車廠利潤被壓縮,同時為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鋰電行業進入門檻變高,中小企業淘汰風險會加大。

而站在上游材料企業的角度來看,市場需求龐大,只要守住初心,做好產品,做好創新,企業將會生存得很好。

針對“保證鋰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這個議題,張教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在電池生產制造過程中,目前主要電池企業加快如仿真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工業技術應用,加快鋰電池安全數據化、提高可溯性等。

此外在PACK體系、BMS等層面做好鋰電池安全系統工程,同時也包括宏觀層面如政府立法的推進。

image.png

圖:圓桌對話

第七部分:第七屆中國鋰電金鼎獎頒獎典禮暨晚宴

1月6日晚上,第七屆中國鋰電金鼎獎獲獎企業榜單正式揭曉!

本次進行頒獎的嘉賓分別是:起點研究CEO 李振強、捷威動力名譽董事長 郭春泰、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專委會主任 雷洪鈞。

頒獎細節以及獲獎企業名單請點擊查看:【LNEC7】重磅!第七屆中國鋰電金鼎獎獲獎企業正式揭曉!

頒獎結束后進入本次大會晚宴。

image.png

至此,為期兩天的LNEC7-第7屆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鋰電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image.png

關鍵詞標簽:LNEC7 中國鋰電新能源千人大會 金鼎獎

起點鋰電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分享給好友
收藏此文章
熱點新聞
版權所有?深圳市起點研究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16012009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japanese无码国产,污版的一级a片视频,美女a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福利午夜无码aaa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