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河南新鄉天力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敲鐘上市。此次成功登陸創業板,天力鋰能也成為新鄉市第一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河南首家鋰電正極材料上市企業。資料顯示,天力鋰能成立于2009年3月,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廣泛應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新能源汽車以及3C等領域。作為國內較早從事三元材料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之一,天力鋰能擁有三元材料及其前驅體一體化研發與生產能力。產品包括NCM333、NCM523、NCM622、NCM811等多種系列,幾乎涵蓋三元材料全部類型。旺盛鋰電池市場需求下,材料企業產能跟進的快慢無疑關系著市場份額的爭奪。此次上市,天力鋰能本次IPO募投項目包括淮北年產1萬噸和新鄉年產3600噸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以提升該公司生產能力和訂單承接能力,突破產能瓶頸。其中淮北年產1萬噸建設項目選址在安徽淮北,可實現對華東市場重要客戶的就近配套,縮短運輸半徑和對客戶的響應時間,進一步提升客戶粘性,加強公司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天力鋰能已擁有新鄉、安徽等多個生產基地,綜合產能30000噸/年(含在建)。在上市前發布的招股書中,天力鋰能預計2022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為20億元至23億元,同比增長81.42%至108.63%;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5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271.56%至345.87%。對于業績增長,公司解釋主要是新能源下游市場景氣,三元材料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帶動營業收入增長較快,三元材料噸利潤同比提升,同時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相對于去年第三季度的洪災損失狀況,出現明顯業績反彈。在應用領域上,天力鋰能產品主要應用于小動力市場。2020年公司在電動自行車與電動工具鋰電池領域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處于首位,市場占有率達41%。其主要客戶包括星恒電源、海四達、長虹能源、橫店東磁、天能股份、鵬輝能源等國內小動力鋰電池領域知名企業。同時,天力鋰能與星恒電源在“鋰離子動力電池集約化制造及二次壽命技術綠色關鍵工藝系統集成項目”上進行了合作研發,主導了“低鈷綠色高容量正極材料技術”的開發,對促進三元正極材料在小型動力鋰電池領域的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推動了電動自行車的鋰電化趨勢。目前,小動力市場不斷增長的鋰電池需求正為相關材料廠商打開巨大的市場空間。在電動自行車領域,未來幾年,隨著國內共享市場規模提升,行業標準化、規范化逐漸完善,以及鋰電池替代鉛酸加速,起點研究院(SPIR)預計,到2025年中國兩輪車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32GWh。電動工具方面,未來五年,中國電動工具用鋰電池市場仍會保持高速發展,預計2025年出貨量達15GWh左右。憑借著此次上市,公司有望繼續坐穩憑借細分行業龍頭地位,把握增長機遇。此外,天力鋰能表示,公司將在繼續保持小動力電池領域地位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其提到,其部分產品已經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但仍處于小批量供貨的階段,尚未形成大規模銷售。去年,天力鋰能與蜂巢能源簽訂了供貨協議,當年共向后者銷售高鎳三元材料376噸。2021年其電動汽車用三元材料業務營收近1.27億元,同比增近5倍,顯示出公司在該領域的巨大增長潛力。對此,天力鋰能董事長、總經理王瑞慶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車型不斷豐富,鋰電池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對電池材料廠家提出了更多備選要求。這兩年是三元材料的爆發期,我們憑借在行業幾十年積累的產品把控能力,和下游電池廠量體裁衣地開發不同產品,比如把磷酸鐵鋰材料用到儲能方向,把三元高鎳產品用到新能源汽車方向,產品更高端,更大規模量產,上市以后進入我們高速增長的快車道?!?/span>

關鍵詞標簽:天力鋰能 正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