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起點研究、起點鋰電大數據、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鋰電全產業鏈生態大會在深圳隆重召開,大會規??涨?,1000+鋰電全產業鏈企業嘉賓聚首鵬城,論道行業發展。
本次會議由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廣東歐科空調制冷有限公司、普沃思環??萍紵o錫有限公司、新鄉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成泰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銳派包裝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東莞市鑫晟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浙江華??萍脊煞萦邢薰?、深圳市新威爾電子有限公司、東莞海裕百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科倍?。暇C械有限公司、東莞市鐘賢環??萍加邢薰?、杭州涂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莞市沃德普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重點贊助支持。
以下是會議主要內容:
2022年6月30日,鋰電全產業鏈1000+嘉賓共同參會,并于現場簽名入場。
當日上午9點30分,2022中國鋰電全產業鏈生態大會正式進行,共包含大會開幕式、鋰電創新技術“風起”專場、鋰電新供應鏈“破局”專場、EV動力&儲能應用協同“爆發”專場、2022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交流晚宴等5個部分。
第一部分:大會開幕式
起點研究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 李振強代表主辦方為大會開幕式致辭
李總對參會的領導嘉賓表示了歡迎和感謝、簡單介紹了會議的內容。他認為,鋰電行業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之機會,接下來的十年,將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黃金周期。然而風口機遇下,也面臨著新一輪挑戰。從今年上半年看,疫情再次影響供需平衡,加劇了行業周期性和競爭格局變化,產業鏈不確定性加大。如何應對供應鏈關鍵材料緊缺、技術升級迭代、產能供應不足和團隊大幅擴張等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如何抓住市場需求,打出差異化優勢,成為全產業鏈企業突圍的重心。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行業嘉賓提供交流平臺,促進緊密合作與交流,共同助力產業創新發展和碳中和目標實現。
圖: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 秘書長 李振強
第二部分:鋰電創新技術“風起”專場
1、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 秘書長 李振強:穿越周期看未來10年全球鋰電行業發展
李振強表示,在新產業周期下,鋰電行業正面臨著新變化、新格局、新技術、新機遇等多個特點,這對鋰電企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比如在鋰電應用增長空間方面,動力以及儲能產業是未來鋰電主要增長極,均是萬億級龐大市場。起點研究預計全球儲能市場10年內增長23倍,動力市場規模增長19倍。其中,儲能板塊將迎來新一輪市場競爭,更多電池企業面臨新的發展窗口期。
在市場格局層面,在全球范圍內,歐洲將成為鋰電池四大生產國,中國將繼續占據最大份額;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生變,特別是二梯隊電池勢力加快向上攀升,且各家企業打法迥異,產品、客戶等差異化明顯。
圖: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 秘書長 李振強
2、比克電池 首席科學家 林建博士:46系列電池技術發展趨勢
“大圓柱動力電池”延續年初話題熱度,可謂當之無愧的車電領域“頂流”。會上,比克電池首席科學家林建博士在演講中分析了大圓柱動力電池量產前夜格局,表示4680將實現從0到1到N的快速增長。
圖:比克電池 首席科學家 林建博士
3、星恒電源 研究院院長 王正偉:下一代錳酸鋰體系電池的發展
在動力電池市場風云變幻的背景下,下游對鋰電池的循環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對不斷飆升的鎳鈷材料價格、更高的循環壽命要求。王正偉表示,星恒電源要做的就是“去三元化”。
目前,星恒電源選擇了錳酸鋰體系電池。它主要有循環壽命長、價格低等優勢,但能量密度依舊是其短板。針對這一問題,星恒電源未來計劃在選擇合適材料的基礎上,優化電池結構、降低成本,以做出性價比更高的電芯。
圖:星恒電源 研究院院長 王正偉
4、涂鴉智能 中國區新能源銷售總監 張賽賽:IoT驅動新能源行業智能化生態轉型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推動,數據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企業的寶貴資產。張賽賽表示,從近十年來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包括頭部的、中部的企業都已經做了準備,也比較完善。但大部分企業對于自己的硬件設備,還沒有挖掘出自己想要的硬件數據。而這些數據化,可以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和創新業務以及提升管理效率。
物聯網牽手鋰電新能源,是數字化、智能化鋰電產業鏈發展的必然結果。不管是C端還是B端,涂鴉智能均提出了高效的解決方案,業務范圍貫穿鋰電上下游產業鏈,為鋰電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圖:涂鴉智能 中國區新能源銷售總監 張賽賽
5、銳派包裝 創始人 曹連成 云演講:關于鋰電材料粉料類的自動化包裝整線解決方案
曹連成表示,當前,產業鏈內鋰電材料生產商擴產速度逐步加快,而磷酸鐵鋰、磷酸鐵等材料生產周期較其他材料短,產能釋放速度更快。因此上游材料生產商對材料包裝需求度也快速提升。在進入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后,全產業鏈的發展與數字化接軌,材料包裝產線也逐漸升級為全自動化。
銳派包裝經過多年經營研發,現已研發出機械式上袋機、氣送式包裝機、葉輪式包裝機、全自動閥口袋包裝機等等。并成功建設了自動噸包線。
圖:銳派包裝 創始人 曹連成 云演講畫面
6、PTL(新能安)安全經理 南海洋博士:安全技術創新助力鋰電行業健康發展
南海洋博士認為,鋰電行業目前的發展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成本和安全一直是行業需要考慮的事情。在安全方面,新能安近年一直梳理這些安全事故的來源和因素,致力于從電芯層面出發,結合BMS系統進行電池技術創新,打造更安全的電池產品。除此以外,南海洋博士認為一些安全標準也應該更加全面,根據產品現實工況,提高產品生命周期IP防護、充電安全以及機械振動跌落等要求。
圖:PTL(新能安)安全經理 南海洋博士
7、華??萍?戰略行業部總經理 張騰達:機器視覺 + AMR 助力電池提質增效
張騰達介紹,華??萍贾铝τ诔蔀闄C器視覺&移動機器人產品方案提供商,目前已有全系列的產品,可滿足各項的使用。在機器視覺產品方面,產品系列非常豐富,有強大的供應鏈優勢,也有充足的配貨,可以實現一站式服務。比如在鋰電行業,在各個工序都有對應的產品,配合合作伙伴對于各個場景功能的實現。在AMR產品方面,已經擁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比如制片工程、叉車AMR、四向雙工位4T AMR等。同時針對鋰電的特殊場景和特殊行業,也定制出了一些產品。
圖:華??萍?戰略行業部總經理 張騰達
8、中國電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中國微型電動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 羅會明: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下新能源及儲能產業的機會
羅會明秘書長認為,雙碳目標下,即將迎來經濟轉型,未來30年的機會已經出現——新能源&儲能產業。而在儲能技術中,相變儲能、水汽能、光伏發電、電化學儲能等技術都具有相對優勢和市場。其中,電化學儲能最近幾年都是以40%-50%的速度增長。此外,在他看來微小能源站(小型儲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圖:中國電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中國微型電動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 羅會明
9、圓桌對話:4680,CTC等結構創新將引領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方向?
在鋰電池現有材料體系尚未出現顛覆性變革的大前提下,如何通過結構和工藝的創新來提升動力電池系統性能并持續降本,已成為主流電池企業技術攻關的重要方向。今年以來,以4680電池、CTP/CTC技術等為代表的結構創新技術成為鋰電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在能量密度、成本、安全、壽命等指標下,現如今市場上熱門的結構創新技術應用走向如何,也引發了會上眾多嘉賓的熱烈探討。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4680,CTC等結構創新將引領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方向?)
圖:圓桌對話
第三部分:鋰電新供應鏈“破局”專場
1、EK轉輪除濕機正式發布,驚艷亮相2022中國鋰電全產業鏈生態大會
大會現場,EK中國區市場總監兼IECD事業部總監王健給到場嘉賓詳細介紹了EK ADR-DRY 一體化低溫直膨除濕機新品家族和綠色鋰電工廠溫濕度解決方案。
據介紹,EK中國此次發布的六款除濕機新品的最大亮點是節能效果顯著,其替代了傳統冷凍水+單(雙)轉輪除濕方案,將場景應用與高效節能緊密結合,有效解決了客戶鋰電車間從拌料制漿、涂布、輥壓、切片到注液、封口、組裝等各環節生產工藝環境的濕度要求,以及高能耗痛點問題。
EK中國區市場總監兼IECD事業部總監 王健
2、瑞浦蘭鈞能源 儲能事業部總監 易輝瓊:如何破局,瑞浦蘭鈞與您共“碳”
會上,易輝瓊女士圍繞“資源供應”、“鋰電池技術創新”兩個維度展開,闡述了在青山實業支撐下,瑞浦蘭鈞動力以及儲能市場快速崛起,并開啟了全球產業基地規劃布局。同時在核心技術團隊助力下,加速技術產品迭代,構筑競爭優勢。
圖:瑞浦蘭鈞能源 儲能事業部總監 易輝瓊
3、普沃思 總經理 賈新:顛覆性除濕技術助力鋰電生產節能進入“億”元時代
賈新表示,除濕設備/系統是鋰電生產過程中能耗較大的工序,已成為鋰電產線占比最大的一環,其節能性對鋰電生產質量以及成本均有較大影響。同時他提到,除濕轉輪、再生能源方式及技術解決方案的選擇,是決定能耗的重要因素。
圖:普沃思 總經理 賈新
4、新鄉中天 技術部部長 曹季坤:錳酸鋰材料的發展與應用
曹季坤認為,動力及儲能市場大爆發,原材料如碳酸鋰價格水漲船高,電芯價格快速跟漲,企業降本壓力日增。因此從“開源”、“節流”兩個角度為電池降本提供了解決思路,包括材料的循環利用、產品的創新迭代等。
圖:新鄉中天 技術部部長 曹季坤
5、優艾智合 市場總監 關?。阂苿訖C器人助力鋰電制造智能化升級
關健表示,鋰電行業傳統物流方式的痛點在于,物料重、人工搬運勞動強度大、招工難問題突出;人員進出帶來粉塵污染影響良率,人工搬運出錯導致原料損耗;人工搬運不穩定導致前后工序銜接不夠,影響節拍浪費產能等。
因此針對傳統鋰電工業物流環節中的痛點問題,關健提出“AMR+ 智能機器人+智慧工業物流軟件系統”的解決方案,打通場內物質流與數據流,實現鋰電制造智能化轉型升級。
圖:優艾智合 市場總監 關健
6、美的樓宇科技 工業行業解決方案專家 馬季:超高效磁懸浮離心機助力鋰電行業低碳發展
會上,馬季主要介紹了美的自主研發的幾項自主研發的產品。其中,在“雙碳”技術背景下,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組能夠降低設備能耗,已達到了國內生產制造的最高水平,其中超高效自懸浮變頻離心機能夠有效助力鋰電材料領域智能化發展。據介紹,2021年美的已有1000臺離心機設備成功交付比亞迪。并且,美的已在上海建立了全球創新園區,以智能化、數字化連接,實現了零碳建筑新模式。
圖:美的樓宇科技 工業行業解決方案專家 馬季
7、大族激光 總監 劉昊:TWh時代電池裝備創新智造升級需求
劉昊表示,為了應對TWh時代的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鋰電設備企業的在交付能力和技術升級等需要提早做出應對。在交付能力方面,設備廠需要具備20GWh以上的一次性交付能力才能滿足鋰電企業產能的擴張速度;在技術升級方面,設備廠需要組建專業的研發團隊來應對快速變化的鋰電設備工藝和結構需求。
圖:大族激光 總監 劉昊
8、圓桌對話:供應鏈搶交付保供應“新常態”下,動力電池企業如何塑造新供應鏈?
當前,新能源產業鏈已進入“爆發”前夜,動力電池廠商開啟了新一輪的擴產。對上游鋰電材料及鋰電設備等的需求度呈指數及增長。而上游領域發展因市場集中度有限、技術水平發展略有滯后等因素,造成了產能供應緊張的局面出現。
在此背景下,供應鏈內搶交付保供應的現象已成常態。而產業鏈內的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塑造新供應鏈以滿足變化的新能源市場。如何塑造新產業鏈,成為了又一難題,現場嘉賓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供應鏈搶交付保供應“新常態”下,動力電池企業如何塑造新供應鏈?)
圖:圓桌對話
第四部分:EV動力&儲能應用協同“爆發”專場
1、武漢科技大學 智能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 雷洪鈞:雙碳目標性電動汽車及儲能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雷洪鈞表示,在“雙碳”目標下,歐洲國家不僅對碳排放提出新要求,還對氨氣的排放進行了標準升級。因此,國內研發混動等能源的車企面臨著技術選擇方向上的一大挑戰。為了應對不斷提高的排放要求,國內車企最好聚焦于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制造,滿足市場和政策需求。電池生產商面對市場發展,要做的不僅是提高續航里程,還要提升電池結構,構建模塊化生產。
圖:武漢科技大學 智能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 雷洪鈞
2、長安汽車 新能源中心總監/大客戶事業部高級專家 曹東:政府公務出行智慧解決方案的思考
曹東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的今天,長安汽車作為傳統車企正在不斷加快轉型進度,轉變為低碳的、智慧的、科技的出行公司。除了面向社會大眾為其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長安汽車在政府公務出行領域進行重點布局。
據介紹,長安汽車參與公務出行項目的背景主要有三點,一是汽車的新能源化;二是2025年開始,中國只有省部級的領導才配專職駕駛員,省部級以下全要租賃用車;三是要系統智慧化。
在此背景下,長安汽車為政府公務租賃用車制定了一個智慧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管理、監控管理、集約管理等等全部無紙化、智能化的智慧解決方案,大大解決了隱形費用,提升了用車的效率。
圖:長安汽車 新能源中心總監/大客戶事業部高級專家 曹東
3、江鈴新能源 動力電池總監 劉現軍:純電動汽車整車端提升動力電池使用壽命的路徑之淺談
專場論壇上,劉現軍介紹,提升電池使用壽命可從主動和別動兩種路徑實現。主動路徑方面,需要注意動力電池的使用溫度、放電深度(SoC使用區間)和工況(充放電電流)。被動方面,進行定性→定量→預警→線下處理的方式,定期對電池維修保養 。通過預警信息,隨時進行電池檢查保養等。未來,電動車企應該和電池企業加深合作,以實現新能源汽車性能突破。
圖:江鈴新能源 動力電池總監 劉現軍
4、鵬輝能源 儲能技術專家 吳候福:更安全的全球儲能電池解決方案
吳候福認為,安全應該是產品規劃的第一需求要素,而儲能產品的安全需求主要來自儲能系統。鵬輝的使命是讓更多的人用得起穩定、安全的清潔能源。目前,產品已經通過多個機構的認證,拿到了UL、TUV頒發的相關認證證書,可以進入全球市場。
圖:鵬輝能源 儲能技術專家 吳候福
5、中比新能源 副總裁 田秀君:大圓柱全極耳電池在家儲及便攜式儲能等中小儲能市場上的應用前景
田秀君表示,在中小型儲能市場中,機遇與挑戰正結伴而行。目前中小型儲能市場需要更有力的電池解決方案,以實用創新性電池技術為切入點,突破發展的瓶頸,以此把握趨勢與機遇。
目前中比新能源已近自主研發全極耳專利技術,通過優化材料體系,調整結構件,把控制造工藝環節,打造出具有五大技術優勢的32140大圓柱全極耳電池。未來,中比新能源將入局分布式儲能領域,且持續發力于中小儲能市場。
圖:中比新能源 副總裁 田秀君
6、起點研究 高級分析師 吳雨龍:2022全球及中國儲能鋰電池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
會上,起點研究院(SPIR)正式發布《2022全球及中國儲能鋰電池發展白皮書》。吳雨龍就全球儲能鋰電行業的整體介紹、電力儲能相關的情況、通信儲能相關情況、家庭儲能相關情況、便攜式儲能相關情況等五個方面做了簡要匯報。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70.6GWh,相較去年,增長率高達143.4%。其中主要以電力儲能和通信儲能為主。2021年電力儲能出貨量為36.4GWh,占比51.6%;通信儲能出貨量為21.5GWh,占比30.5%,兩者合計占比超80%。儲能鋰電池應用場景逐漸多元化,未來幾年電力儲能仍是應用基本盤;未來2-3年隨著5G大規模應用推廣,通信儲能將成為增速最快的應用領域之一。
從裝機規模來看,2021年全球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25.1GW,其中鋰電池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占比超過90%。未來新增的電化學儲能中,鋰電池儲能將占絕大部分,且占比將會越來越高。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2022全球儲能白皮書正式發布)
圖:起點研究 高級分析師 吳雨
7、圓桌對話:萬億動力&儲能市場井噴在即,鋰電企業如何搶占市場“蛋糕”?
EV動力&儲能應用協同“爆發”,兩大萬億賽道競爭加劇。
EV動力領域,競爭格局生變。二線電池企業正在奮力追趕,加速蠶食市場份額。比如比亞迪弗迪電池今年以來擴產兇猛,外供加速;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瑞浦能源、萬向一二三等企業正在尋求登陸資本市場,以此提高產能競爭優勢;國軒高科、欣旺達等上市企業謀求境外上市,以拓展海外市場。在產能和供應鏈雙向傳導的情況下,競爭拐點出現。
儲能應用領域,鋰電池應用場景逐漸多元,國內市場上,小型家儲、大型儲能和通信基站備電等領域均迸發出積極的市場活力。而目前的現狀是,在各個細分的儲能領域,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也正因如此,儲能市場入局者眾多,包括美的、格力等巨頭都紛紛出手。
可以確定的是,企業的先后入局勢必攪活產業,但優勝劣汰的進程也會加速。因此,鋰電企業如何搶占萬億市場“蛋糕”?值得深思。
(具體內容請點擊查看:萬億動力&儲能市場井噴在即,鋰電企業如何搶占市場“蛋糕”?)
圖:圓桌對話
第五部分:2022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交流晚宴
專場論壇結束后,進入2022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交流晚宴,本次交流晚宴由大族激光冠名贊助。起點研究 CEO/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 秘書長 李振強以及大族激光 總監 劉昊進行晚宴致辭。
至此,2022中國鋰電全產業鏈生態大會(同期:第四屆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理事會)圓滿閉幕!
關鍵詞標簽:2022鋰電生態大會 中國鋰電全產業鏈生態大會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