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鋰電回收市場再次站上風口。起點鋰電大數據注意到,近期已有不少企業加碼回收項目,作為鋰電回收龍頭企業的格林美也沒“閑下來”。
據悉,在今年7月,為擴大鋰電回收渠道,格林美連簽兩份動力電池回收合作協議。7月24日,格林美公告稱,已與瑞浦蘭鈞能源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資源化和再制造體系。根據協議,雙方將進行廢料換原料的定向循環合作,即瑞浦蘭鈞能源將廢電池交付格林美,后者提取其中的鎳、鈷、錳、鋰等金屬,再加工后供應給瑞浦蘭鈞能源。未來三年,瑞浦蘭鈞能源計劃向格林美供應5GWh的動力電池,后者則將返還3萬噸磷酸鐵鋰或三元正極材料。同日,格林美還與山河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建立工程機械行業鋰電池回收服務體系等。協議顯示,山河智能將優先采購格林美的鋰電池系統。據格林美預測,2023年到2025年,雙方的鋰電池交易量將達到電量8.3 GWh。在業內看來,格林美能夠獲得多家企業青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回收資質來看,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白名單47家企業中,格林美旗下共有3家企業位列白名單之中。從回收能力來看,目前業內鋰的回收率在85%-90%,格林美可以做到90%以上,鎳鈷錳的回收率超過99%。截至2021年底,其動力電池回收的產能設計總拆解處理能力為21.5萬噸/年。梯級利用動力電池已經突破1.06GWh,與行業拉開了較大差距。2022年格林美還將正式完成各類動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產品的產能釋放,回收量達3萬噸以上,梯級利用電池包出貨量將達2-3GWh,增長達100%,電池廢料黑粉制造將達到10000噸以上。在回收體系上,格林美實現“廢舊電池—動力材料—動力電池包”全?命周期價值鏈的?值化利?,創建從報廢端到綠?消費端的?循環模式。并且構建"2+N+2"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體系,即2--武漢+無錫兩個綜合回收處置中心;N--公司其他回收處置基地+其他社會回收網絡,以平臺化模式發展上下游的回收網絡平臺。2--荊門+泰興兩個資源化利用中心,形成"武漢+荊門"與"無錫+泰興"兩個閉路循環的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鏈。從基地布局看,格林美已經建成荊門、武漢、無錫、天津、寧波、深汕等6大動力電池綜合利用中心,布局"溝河江海"全球網絡回收體系,目前已與530余家國際、國內重量級客戶簽約。
除此以外,格林美也在加速全球化布局。起點鋰電大數據注意到,7月,格林美正式于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鋰電回收領域第一家登陸的企業。目前,格林美已經報名參加2022(第8屆)中國鋰電金鼎獎的評選,參選項目為: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鋰電材料品牌、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鋰電回收品牌。評選活動正在報名中,報名截止時間為8月31日。網絡投票將于9月1日正式啟動,歡迎產業鏈企業報名參加并進行投票支持。

關鍵詞標簽:中國國際鋰電金鼎獎 金鼎獎 格林美